截止到2021年5月,全球1000多個數字城市項目中,超過50%在中國。中國作為全球數字城市的主要戰場正在走向世界最前沿。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0億,其中70%將居住在城市中心。全球許多城市,如新加坡、迪拜和舊金山,都已經進行了數字化改造,以應對更大挑戰:人口增長、環境污染、資源短缺、水資源管理和能源效率等。
“數字城市建設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敝袊娮有畔a業集團董事、黨組副書記曾毅認為,我國超大型和大型城市不斷涌現,城市已經成為復雜的巨型系統,法律法規、體制機制、公序良俗等錯綜復雜的治理邏輯,與人員結構、空間機構、基礎設施等相對分散的治理資源,使城市治理成為巨大挑戰?!皹嫿ㄈ中韵到y性治理連接和治理能力,數字化完全具備這種力量?!?/span>
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發布的數字城市主題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數字城市試點已經超過700個。報告預期,中國數字城市2023年市場規模超萬億元,2018年至2023年年化增長14%。
雖然數字城市建設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如何跟城市規劃、老城區改造、新城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數字城市平臺如何搭建,數據孤島如何打通等關鍵問題仍然有待厘清。
“我們要基于數據來進行城市治理,智慧城市建設首先要完善數據治理?!敝袊茖W院院士梅宏說,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其確權、質量、共享開放、安全隱私、流通管控等都是關鍵點。梅宏認為,良好的智慧城市數據治理體系要確立資產地位、建立管理體制機制、促進共享開放、保護安全和隱私。
經歷新冠疫情之后,武漢對數字城市發展的認識更為深刻。對于如何充分釋放數據紅利,武漢市市委常委、副市長江偉建議,共同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搭建市場化交易平臺,健全數據要素的生產、確權、流通、應用、收益、分配等機制,探索建立數據銀行開展數據資產證券化業務等數據資產管理和融通新模式。
在打破數據孤島方面,江偉認為,需要各方攜手打造信息島促進數據共享,探索建立標準統一,開放的數據端口,構建上下貫通橫向連通的數據共享交換體系,加快公共數據與行業數據的深度融合,推動部門和地方數據雙向融通,實現數據跨整體跨地區跨系統協同聯動,把數據的體量優勢轉化為大數據的能量優勢。
中國電子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陸志鵬表示,中國電子以數據為著眼點,提出了推進“城市數據治理”理論基礎和實踐路徑,也就是“一庫雙鏈三市場”,一庫就是要和地方政府共同打造數據金庫,雙鏈就是實現價值鏈和資產鏈兩鏈融合,三級市場,就是數據的資源市場。治理框架就是和地方政府一同打造市場體系、制度體系和技術體系,實現城市數據資產化?!拔覀冊敢夂透鞯馗鱾€城市合作,共同建立這三個體系,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和數字經濟的發展?!?/span>
用數字技術改變城市,應用落地同樣重要。在梅宏看來,數字城市建設需要搭建軟件平臺,以平臺支撐各類應用開發,按需定制靈活應用,通過平臺構建實現城市資源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和軟件定義,各類資源的互操作和統一調度,同時支撐高效的動態精細化城市管理。
隨著數字城市建設的推進,城市治理對數字網絡體系的依賴度加深,一旦出現網絡安全問題,后果不堪設想,數字城市建設必須筑牢安全基座。“城市安全是安全的基石,數字城市建設在網絡空間,使城市安全從物理空間拓展到網絡空間,金融、政務、治安、公共衛生等城市治理領域深度走向數字化、網絡化,逐漸成為城市安全的神經中樞。網絡安全可能是未來斗爭的一個焦點?!痹阏f。
新網程作為國內智能科技與網絡安全領域的頭部企業,應國家相關部門委托,參加了多個國家級重點項目及數字化城市的建設及運維,其中使用新網程產品及服務的部分國家級重點項目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2016年杭州G20峰會、2017年廈門金磚會議、歷屆上海進博會、歷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等。
新網程為國家認證的高新技術企業、五星級誠信企業,獲得涉密信息系統集成資質、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專注互聯網及各種應用技術研發20余年,擁有各種專利、軟件著作權近100項,主營業務及產品: 數字化城市全系列軟硬件產品、智慧化管控平臺、智慧供應鏈及新零售平臺,可以為政府、公安、企業、園區、校園、商圈、酒店賓館等提供一攬子數字解決方案。新網程擁有平臺中從前端各種網絡接入設備、數據采集設備、物聯網探針、視頻監控、人臉識別、智能化感知、邊界防御,到云端各種軟硬件服務平臺、移動端APP、小程序在內的完整產品線,構成商業閉環,每個環節既可由自研產品支持,同時又兼容主流的第三方產品。
特別說明: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