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考驗下成長起來的“小P掌柜智慧新零售”
本次疫情凸顯了零售業的發展方向,預計未來新、舊零售會越來越融合,行業巨頭一定是線上線下同步發展,且會有更多傳統小零售商家也擠進新零售。這與新網程“小P掌柜智慧零售”發展之初就提倡的理念完全吻合:在發展新零售的同時不放棄實體零售。目標客戶除了實力較強的零售商家外,也要照顧到那些因各種原因無力發展新零售的小商家。因為這些小型商戶才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衣食父母。
在疫情考研下成長起來的新網程“小P易購”零售APP,三個月前還處于研發階段,到現在已有以“天地軟件園”為中心的商家呈輻射狀入駐的勢頭:蘭州拉面、沙縣小吃、山東水餃、楊國福麻辣燙、西貝莜面村、溪雨觀酸菜魚、味鼎天淮南牛肉湯、甬禾海鮮面等周邊中小型商戶。對這些商戶來說,小P易購最大的優勢在于入駐成本低,不會給現有經營帶來負擔。而在小P易購上線之前,疫情期間這類餐廳基本處于停業狀態。
疫情考驗過后,零售行業將迎來新洗牌
在德勤亞太區消費品及零售行業主管合伙人張天兵看來,本次疫情凸顯了未來零售的發展方向。他認為,未來不會再有新、舊零售的區分,行業巨頭一定是線上線下同步發展,“誰走在前面,誰才有機會成為獲利的一方”。疫情過后,行業將面臨一場洗牌,在疫情考驗下成長的企業將迎來一輪發展。
疫情爆發,很多傳統零售企業迅速加快線上布局。據京東到家透露,包括步步高、永旺、綠地優選、卜蜂蓮花等企業在內的近40家連鎖商超,都已在疫情期間上線,可以說,是疫情在倒逼傳統零售企業的線上轉型。
疫情持續,新零售企業現有的運營模式會進一步優化、甚至是固化。2003年非典期間,電子商務在中國市場還是新物種,彼時的阿里巴巴更偏重的是to B業務,而當前線下的新零售企業,不管盒馬還是每日優鮮,都已相對成熟。
很多預售、套裝、無接觸配送的方式在未來可能得到保留。譬如,美菜一定會在疫情過后延續家庭端的to C業務,但是否要與to B業務平分秋色?江川的回答是“順應形勢”,“首先家庭業務一定會延續,美家優享的業務還存在,但我們的業務核心——供應鏈,小餐飲企業依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span>
一些企業建立的生態體系保障了他們的綜合能力。“武漢的獨居老人家里沒有存糧了,盒馬的員工就把自己家里的存貨分給她。動物園的小動物沒得吃了,我們的供應商就協調了幾百公斤的泥鰍與小鯽魚?,F在在整個武漢、湖北都買不到奧司他韋(抗流感病毒藥物),但阿里大藥房就有售,我真是被自家的企業圈粉,感到很自豪?!秉S河告訴《中國企業家》。疫情過后,盒馬與阿里系的其他企業聯系或更為緊密。
可以確定的是,疫情極大提升了新零售企業的市場滲透率,許多原本轉化困難的中老年人,此次被迫轉向線上買菜。這也意味著,如何做好扎實的用戶運營、保持新增用戶粘性,成為各企業未來需要思考的重點。
文章部分來源:《中國企業家》雜志
掃描二維碼
下載“小P易購”APP